
读《长征》 守初心 ——安康人周末读书会第二次阅读王树增作品《长征》
7月6日9时,安康人周末读书会在市图书馆二楼会议室举行第二次王树增作品《长征》阅读分享活动。
长征是二十世纪世界史上浓厚的一笔。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严峻时刻,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15个省,征服雪山草地,用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征服一切困难,领导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长征是历史记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传播了我们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今天阅读《长征》,正可以洗礼我们的初心,让我们向着新的梦想起程。安康人周末读书会朱焕芝会长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这次阅读《长征》一书的要求。
经过半小时自由阅读后,书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阅读心得。
“我从三岁开始可以背诵诗词《长征》,毛泽东诗词对我学习诗词影响最大并打下了好的基础。长征是伟大的奇迹,有了党的领导,我们奇取了长征胜利。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的初心。现在物质生活提高了,但是有些人道德在下降。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应该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了信仰、为了初心,艰苦奋斗,把新民风建设等各项工作做的更好”。安康市诗学会副会长李波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长征》是中国历史巨著、长征是中华民族命运的转折点、没有长征的胜利,可能中国还在黑暗中摸索。我们不仅要发扬长征精神,还要教育下一代,传递好长征精神,读《长征》、唱长征”!五里中心校张朝林老师做了分享发言。
安康人周末读书会副秘书长柴晓:“现在的人们有的缺乏精神追求,只满足于向钱看。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暗淡的民族,没有精神的人生是荒凉的人生,长征精神永不过时。”
五里中学退休教师季宏、市区农业银行赵功筹、邬一凡、退休干部古春霞、曾梅、聂国富、杨珊萍等书友都结合自身实际,分享了对长征精神的理解,表示了对共产党人初心的坚守。建议要从社会、家庭入手,从自身作起,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遗产。中国电信安康分公司员工、诗人汪旭东,恒口示范区(试验区)干部刘全平等分别谈到了“立足岗位担责奉献”的感受。书友们用崇敬的心情唱起《红军不怕远征难》、《十送红军》、《红旗颂》等红歌。
读书会上,朱焕之会长宣读了安康市图书馆、安康市图书馆学会关于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学习宣传贯彻保障条例的安排意见。